(速新闻记者 周妮)7月24日,记者漫步于市区新盛街景区,米糕的甜香与车轮饼的焦香在街巷间弥漫。这些宿迁传统美食传递出的不仅是滋味,更藏着老宿迁的烟火记忆。
当日上午,记者刚推开“埠子街广大”店铺的木门,一股清甜混着油脂香的味道扑面而来。货架上,车轮饼、山楂糕、酱豆等宿迁特产礼盒码放得整整齐齐;店铺中间,桃酥、羊角蜜等传统糕点分格陈列,色泽诱人。
一位顾客推门而入,店主刘芳立即扬起笑脸说:“想买点什么?我们家的车轮饼特别正宗。”刘芳介绍,她制作车轮饼的手艺源自父亲刘元门。“我父亲是宿迁车轮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。在宿城区埠子镇,父母守着一家老作坊做了几十年车轮饼,也靠这门手艺把我们3个孩子拉扯大。”她回忆,自己从小就在面案旁打转,帮父母递擀面杖、整理馅料,车轮饼的香味,早已成为她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。
在刘芳看来,车轮饼的精髓,藏在猪油馅与饼皮的“黄金配比”中。馅料的制作看似简单却暗藏门道,猪板油必选肥厚洁白的优质品,白糖得用绵密的绵白糖,再辅以青红丝提色增香,冰糖点睛增味。制作时,先将猪板油切成均匀的小丁,拌入白糖静置腌制,等油脂慢慢吸收糖分的甜润,再加入青红丝和冰糖拌匀,那股子香甜,便在指尖的翻动间散发出来。
展开剩余51%“做车轮饼就像过日子,急不得。”刘芳说,面团要揉得软硬适中,酥层得叠得均匀扎实,火候更是关键。火大了外皮易焦内里未熟,火小了吸油过多又显油腻。
说话间,来自广东的游客彭女士拖着行李箱走进店里,“早就听说过宿迁车轮饼,想尝尝。”刘芳笑着从冰箱里取出饼坯,“有青红丝和芝麻两种馅,老宿迁人就认青红丝的,咬开能看到透亮的糖心。”她边说边往平底锅里放了一块,小火慢慢煎着。
煎好后,彭女士接过车轮饼咬了一口:“味道真香,确实值得品尝!”
“做车轮饼,真材实料是本分。”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,刘芳记了30年。“猪板油不能掺边角料,白糖不能用粗砂的,老主顾吃的就是这份实在。”如今,刘芳的妹妹也跟着父亲传承手艺,通过线上销售,让车轮饼走向全国各地。
这间店铺,日常由刘芳独自打理。孩子放学时,她便把孩子接来店里写作业,案板旁的小马扎上,时常放着孩子摊开的课本。这里,不仅延续着老手艺的温度,更藏着普通人的烟火温情。
发布于:江苏省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